中国宇航学会作为连接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蓄力为会员提供优质服务,为中国航天人走出去创造机会,为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牵线搭桥。
“十三五”期间,宇航学会共组织国际出访21次,主要包括参加国际宇航大会、国际宇航联合会全球系列会议、国际宇航联合会春季会议、国际科学院春季和秋季会议、国际空间科学与技术研讨会、欧洲航空航天科学会议等,交流地域覆盖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地区,出访人数达500余人次,交流论文460余篇,有效推动了中国航天人了解世界范围内相关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促进了科研创新。
一、国际宇航大会
国际宇航大会(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Congress,IAC)是由国际宇航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会议,因层次高、规模大、影响广、具有商业价值,被誉为“航天界的奥林匹克”,每年都吸引近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企业家、科技人员、学生和媒体人士参加会议。会议期间举行300余场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十三五”期间,宇航学会组织近百名中国航天科技人员分别参加了201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第67届IAC、2017年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第68届IAC、2018年在德国召开的第69届IAC,积极利用大会平台,在国际舞台展示和宣传中国航天成就,提升中国航天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国航天相关单位与各国航天机构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宇航学会代表团参加“第68届国际宇航大会”

中国宇航学会代表团参加“第69届国际宇航大会”
二、全球系列会议
全球系列会议(Global Series Conferences)是由国际宇航联合会主办的专题性会议,会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极具前沿性和针对性。“十三五”期间,除与IAF共同在北京举办了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外,宇航学会还组织中国航天代表团分别参加了2016年在瑞士召开的“全球航天与信息社会大会”、2018年在摩洛哥召开的“全球航天应用大会”、2019年在乌拉圭召开的“新兴国家全球航天会议”,精准推广中国航天产品及服务。

中国宇航学会代表团参加“2018年全球航天应用大会”
三、IAF春季会议
IAF春季会议(IAF Spring Meetings)是国际宇航联合会举办的工作会议,每年三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期间,执行局领导从管理层面研究联合会发展等问题,技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委员从技术层面遴选本年度国际宇航大会论文摘要并确定相关活动。“十三五”期间,宇航学会每年组织在国际宇航联合会执行局和相关委员会任职的十余名中方家参加春季会议,为他们按时履职并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管理和运行提供支撑和保证。中方专家在国际宇航联合会的信誉度整体得到提升,为学会后续推荐专家任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宇航学会代表团参加2016年-2019年“国际宇航联合会春季会议”
四、其他专题性国际会议
“十三五”期间,宇航学会还组织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参加了其他专题性国际会议或国际交流活动,如在法国召开的“国际宇航科学院春季会议”、在日本召开的“第32届国际空间科学与技术研讨会”、在西班牙召开的“2019年欧洲航空航天科学会议”、在法国召开的“嫦娥四号模型入驻法国图卢兹航天主题公园学术活动”等,为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开辟多样化的交流渠道。

中国宇航学会代表团参加“2017年国际宇航科学院春季会议”

中国宇航学会代表团参加“2019年欧洲航空航天科学会议”

中国宇航学会代表团参加“第32届国际空间技术与科学研讨会暨第9届纳米卫星研讨会联合会议”

中国宇航学会代表团参加2019年“嫦娥四号模型入驻法国图卢兹航天主题公园学术活动”
“十四五”期间,在“中国科协世界一流学会建设”目标指导下,在中国航天“走出去”战略引领下,中国宇航学会将组织参与更多的国际会议和交流活动,持续拓宽合作领域,加强与各国航天组织、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航天国际化发展。